勇担使命展作为!看华东师大代表委员上海两会履职风采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月23日-27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月22日-25日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段纯刚、林和春3位市人大代表,陈振楼、徐斌艳、贺樑、姜雪峰、周立旻、吴瑞君、吕长虹、李大力、陈俊、柯政等10名市政协委员分别出席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在沪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列席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在沪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列席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会议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委员围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就社会关心的老年教育、视障大学生就业、灵活就业女性权益保障、科创、科普、上海城市建设韧性基座、人工智能、沪上教育大师“数智人”建设、教育财政管理等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长期研究,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履职、参政议政,不少建议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并采访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书面建议和提案近30件。他们纷纷表示,未来大家将继续凝心聚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的履职作风,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建言资政、凝聚共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言
段纯刚代表
他建议:生态圈模式发展新赛道产业,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协同与演化,共同受益;多形态方式设立新研发机构,一方面保证从长远上建设好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正规军”,另一方面还应该鼓励前沿科技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特定的国家战略需求,以多种形式成立研究中心或联盟;多元化形式培养科研各环节人才,确保建立结构完整的科研人才队伍;花园式营造学术科研环境,为科技创新策源打下良好的人才和环境基础。
·领衔发展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可持续运行
他建议必须提升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可持续运行能力,提高自主维修维护及再制造能力,加强科研仪器维修维护体系建设,为相应的国产设备替代性研发争取宝贵的战略发展期。同时,建议对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做出政策倾斜,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设立专项基金进行扶持,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这一领域。此外,还建议成立维修维护基地,建设共享服务平台等。
林和春代表
·关于促进视障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陈振楼委员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若干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在日常观察和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中小河道水质不稳定和间歇性反复现象比较突出。此外,还存在河岸带硬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未能发挥生态缓冲和面源污染阻控作用;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塑滞后,水体自净能力未能有效恢复;底泥内源污染治理方式单一,影响河道水生态修复的成效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他建议,针对水质不稳定、容易反复的中小河道,应尽快开展汇水区域管网雨污混接、错接、漏接以及渗漏问题的普查和整治工作,切断可能的污染来源。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部分硬质化河岸带实施近自然生态化改造。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地貌和肌理特征,因地制宜地营造形式多样、各种水陆动植物协同共生的小微湿地生态景观,改善河道生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提升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河湖底泥内源污染原位治理技术的科技研发和示范,大力支持开展河湖泥水原位一体化共治技术的探索创新和联合攻关,有效破解底泥内源污染治理难题。
徐斌艳委员
·关于突破新时代年轻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徐斌艳希望为年轻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设立专项支持计划与奖励,推动女性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管理和重大决策,增强女性科技人才科研自我效能感;建立“重返科研岗位计划”,助力年轻女性科技人员平稳过渡“科研缓冲期”,如设立女性职业发展基金、事业单位幼托所、女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等,帮助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角色,尽快回归科研工作;要破除社会刻板印象,避免宣传中的职业角色性别化,鼓励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人员的代表,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日常的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反馈的全过程中,建立制度化的促进性别平等的渠道。
贺樑委员
·关于完善青少年自伤行为预警机制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樑指出对诸如自伤行为这类显性问题的主动发现、早期发现,相关机制尚待提高。他建议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和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意识。创新方式方法,建立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支持体系,普及自伤行为的自我检查、发现及其应对的心理学科普知识。建议增加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的服务时间,提供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为青少年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困扰。同时,搭建健康积极的联谊或展示平台,组织友好社交、技能才艺、娱乐活动,加以心理疏导,提升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入度。学校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关注青少年自伤重点个案及其追踪状况,并形成适合中小学心理预警的专门指导意见。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关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青少年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供关爱和疏导。
·关于关注聚焦“破四唯”,建立成果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议
针对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等情况,贺樑提出研究设立后评估指标、创新有效且成果导向的评价机制和量入为出的成果评价机制等的创新思路建议。
针对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自主创新发展存在差距被拉大的风险的情况,贺樑建议上海率先行动,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扭转我国目前的不利局面。
我国不仅参与国际问题的决策和治理,还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和全球问题的解决,且官方和民间的国际博弈日益增多的趋势下,针对能在国际舞台上把中国的想法和理念,有说服力地告诉世界的人才紧缺的情况,贺樑提出加强拔尖英语辩论人才的培养的思路建议。
姜雪峰委员
·建立好的科创环境如同种树,需要全社会来浇灌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发现,上海正在不断孵育着良好的产学研生态环境,而恰如种树,是否能让树苗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浇灌”。
姜雪峰表示营造产业与科学的桥梁这件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参与;科学可能在不断地前进,企业和产业也不断地在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就像血管伸到皮肤和肌肉里一样,它要慢慢地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耐心培育。同时社会要有兼容并包的容错能力,当整个社会能形成兼容并包的状态时,才能产生强大的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紧密顺畅地将上书架的东西变成上货架的东西,把在书本上发表的论文,变成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
·理解科学本质全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姜雪峰提出,要理解科学本质全貌,才能做好科普的“加法”。他表示,应该让科学回归兴趣和好玩,让科学立体化、真实化、具体化,先激发兴趣、再引发思考,给学生提供浸润式的科学创造场景。他还建议家庭、社会、学校、科研工作者等多主体要共同参与到科学教育之中;要让职前教师接受科研训练,同时接受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相应训练。在高等教育阶段,让科学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以此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的科学教师。
·“内卷”伤害最大的是整个教育体系
姜雪峰认为克服“内卷”的最佳办法,就是多样化、多元化、多维化,要回归到整个评价体系里面。“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是立体的,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我们如果用单一的维度评价他,一定会对他造成伤害——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姜雪峰希望教育系统增加评价的维度,不仅仅关注孩子的智商,还要关注情商,对音乐的感知,对社会担当的感知,对群体交往的感知,对美感的感知,音感的感知,综合维度出现,才会获得完整的人。
周立旻委员
·勇破障、敢担当,以优化政策匹配度、构筑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
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周立旻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专题会议上建言表示,创新成果转化中的政策匹配,是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的关键环节。为此,周立旻建议深化政策理解,提高政策适应性;强化政策协同,形成合力支持;优化政策环境,简化实施流程。
·关于充分挖掘上海大科学装置潜能,支撑开展原创性科研的提案
周立旻建议,更好利用好大科学装置,为青年学者提供大科学装置使用的独立申请通道,支撑原创探索,鼓励勇闯无人区。同时,加大国际化利用效率,建议大科学装置向全球青年学者开放,以吸引全球青年学者来沪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研究。
·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发挥沪上计算机学科优势,构建上海人工智能“101”人培养计划
周立旻在提案中指出,上海计算机学科发展的优势平台数量有待提升、特色化发展有待强化。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引导构筑计算机等信息学科高端人才培养的平台。此外,支撑特色发展,形成领域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类学科发展上海特色,在国家计算机“101”计划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上海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优先编制上海地区性的计算机学科“101”计划等;强化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构筑多层次合作的计算机类学科共建/共享人才培养平台。
·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如何加快构筑上海城市建设韧性基座
科协界别认为,当前上海正在积极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在落实城市总规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因此,应正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尽快采取相关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快构筑城市建设的韧性基座,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提案执笔人、市政协委员周立旻指出,当前气候极端化和疫情疫源给上海城市建设、社会经济运转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加快韧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提案建议加强上海陆上后备水源地的开发,加大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建设;应对突发极端降水,建议加大区域应急蓄水场的建设;同时加快上海城市降温体系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管护。
吴瑞君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吴瑞君认为应对青年人不婚、晚婚以及不想生等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其中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重要的基础,为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快推进计生协会改革转型,在机构设置层面推动生育观念从计划生育向促进生育转变。借鉴浙江等地的经验,将计生协会更名为人口家庭协会,通过职能调整,将工作重点放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重塑积极健康的婚育观,着力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氛围。一要将忠诚、责任、亲情的家庭理念和生育的社会责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帮助形成正确的婚育观。二要通过开设婚姻家庭课程、组织婚姻辅导讲座等,加强正面引领和专业指导,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第三,促进家庭和社会领域的性别平等。在家庭层面,鼓励男性共同参与育儿和承担家务责任,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完善中引入性别视角,加强对女性各项权益的保护。倡导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便利条件,以帮助夫妻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居家养老要未雨绸缪,打好提前量
吴瑞君表示,“居家养老还要未雨绸缪,打好提前量,思考当下的资源如何与未来的发展更好对接。”属地老人数量是合理化配置居家养老资源的重要指标,有关部门在预测老人实有人口时要精细化操作,既要考虑老人数量的变化,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在吴瑞君看来,这样的预测至少要提前5年,并且需要一直跟踪、动态预测,才能为居家养老资源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更好完善上海养老体系建设。
吕长虹委员
·聚焦基础教育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吕长虹特别关注“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认为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会影响拔尖人才的培养,希望学校和家庭多组织孩子去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好奇心、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分组会议上,他提到,希望政协在基础教育纾困、布局基础研究先行区等方面深入调研,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李大力委员
·关于支持基因治疗准入支付,打造上海先进疗法医学港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大力建议,在《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措施基础上,持续深化与落实相关产业促进精神,以准入支付创新为抓手,围绕基因治疗打造上海先进疗法医学港。一是基因治疗设备和耗材加强国产化替代,降低成本,增加可支付性。二是创新复合支付模式,完善多元保障机制。三是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先进疗法“在沪出海”。
·完善灵活就业女性权益保障
李大力调研发现,在灵活就业中女性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等问题,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解决、育儿支持较弱。他建议完善女性灵活就业政策,为该群体提供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尤其是在我国全面推行“三孩政策”后,灵活就业对育儿女性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建议结合灵活就业女性的特殊需求,发挥数字性别红利以改善就业歧视、为妇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更好维护女性的就业权。同时,建议现有灵活就业险中除了能报销部分的生育医疗费用外,还能给予生育的灵活就业女性一次性生育津贴,以保障她们在怀孕分娩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建议给予灵活就业女性中的二孩、三孩母亲一定的托育费用减免,降低她们的育儿负担。
陈俊委员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俊教授认为,要通过弘扬美德、传播正气、奋发作为和加强制度保障等,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他建议充实高校科研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夯实传播的主阵地、主战场;加强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学习,不宜凭兴趣做简单化取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建培训等活动中;政府财政做些托底保障;充分运用新兴传播方式,采取贴近市民生活的、容易为大众所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做出一些创新探索。
柯政委员
·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财政管理制度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兼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调研发现,近些年,市财政局在优化教育经费管理上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但当下教育财政管理仍有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预算评审周期过长、材料准备行政成本高,还有经费下达时间晚,致使学校不得不临时突击花钱等方面。他建议继续优化教育专项经费评审办法,“应授权给教委,由教委评审后向财政局备案,财政局按一定规则进行抽查和事后绩效评估”。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经费自主调整空间,尤其对大家反映强烈的、调整需求量比较大的限制或限额进行适当放宽,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调整空间。此外,他还提出,财政预算通常根据自然年进行,而教育系统通常根据学年来做规划,现行很多教育经费管理问题,都跟这个矛盾有关。“上海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学年的教育财政预算制度。”
柯政指出,住房问题已成为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矛盾之一。他建议通过大幅提升住房补贴,让各层次人才在上海都能租住得起体面的房子,并制定根据服务年限给予“退休奖励”的标准,让房子问题不再成为人才选择上海的障碍。
30余名师生参加区人大、政协会议
此前,在1月上旬各区人大、政协会议召开。华东师大30余名师生作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普陀、闵行等区人大、政协会议,他们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各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学校工作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多份提案和社情民意,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方案和智慧。
更多阅读
齐聚一堂贺新春!各地校友新年活动火热开展中
《文汇报》2024上海两会特刊:整版聚焦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揭晓→邀您一同品读!
丽娃学子 | 何苗壮:科研的魅力,抗体蛋白工程的艺术